“臻艺雅藏·云上竞拍”卓广春书法艺术专场

日期:2025-08-04 11:41 来源:中国艺术网

主页 > 拍卖 >

卓广春,1938年12月生,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1966 年毕 业于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世界文艺家企业家交流中心终身名誉主席、中国艺术家润格网名誉主席、北京当代环球书画院名誉副院长、北京神州博艺美术院特聘书法家、一级美术师、 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世界华人华侨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书画名家网书画名家作品博览会顾问、《艺术人物》杂志社荣誉社长兼创作委员、 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文化人物》杂志社终身荣誉主席、《中国书画导报》签约书画家、《九州艺术与投资》杂志社艺术顾问、少林孝贤碑林艺术顾问、中国国际艺术网终身艺术顾问、中华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荣誉入选“中华文化名人堂 ”、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书画市场》杂志编委等。荣获2013“中 国兰亭.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2013 中国十大艺术家 ”、第七 届中国文化艺术节《金猪奖》终身成就奖(艺术类最高奖项)、2018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 (人民艺术大家 )、第二届中国诗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金奖等荣誉称号。

35cmx53cm

35cmx53cm

27cmx41cm

71cmx72cm

35cmx138cm

180cmx97cm

124cmx62cm

124cmx31cmx2

124cmx31cmx2

138cmx35cmx2

180cmx48cm

180cmx48cmx2

124cmx31cm

墨海游龙一卓广春书法艺术中的传统坚守与现代突围

在当代书法艺术星空中,卓广春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构筑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这位年逾 八旬的艺术家,用一支毛笔丈量了中国书法的千年长河,在宣纸 的方寸之间演绎着黑与白的永恒对话。卓广春的艺术人生,是一 部活生生的中国书法当代发展史、他的笔墨不仅承载着个人的艺 术追求,更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发展。

走进卓广春的书法世界,首先感受到的是他对传统经典的虔 诚与敬畏。江苏师院政教系的学术训练赋予他理性思辨的能力, 而自幼对书法的痴迷则滋养了他的艺术灵魂。他的楷书深得颜真 卿骨法,行书取法二王神韵,草书则怀素、张旭之风跃然纸上。 这种扎实的传统功底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以古人为师"达 到"与古人对话"的境界。在《兰亭集序》的临习中,他不仅捕捉 王羲之的笔意风流,更注重体会东晋文人那种“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的生命情怀。卓广春曾言:“临帖如对至尊",这 种对待传统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在技术层面上达到了"形神兼备" 的高度,为后来的艺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卓广春书法的独特魅力,在于他成功实现了从"入古"到"出 古"的华丽转身。观其代表作,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榜书,还是精 致典雅的小楷,都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一他将碑学的雄强与 帖学的秀润熔于一炉,创造出刚柔相济、动静相生的艺术语言。

在笔法上,他大胆尝试 ”中侧并用",方笔圆笔交替出现,形成 丰富的质感对比;在结体上,他巧妙运用“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的章法原则,使作品充满张力和节奏感 ;在墨法上,他探索枯湿 浓淡的变化,通过墨色的韵律表现内心的情感波动。这种"师古 而不泥古"的创新精神,使卓广春的书法既扎根传统又富有时代 气息,实现了艺术个性的确立与张扬。

卓广春艺术成就的另一个维度,是他对书法文化内涵的深度 开掘。在他看来,书法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 要载体。他的创作常常以经典诗文为内容,通过笔墨的二次创作, 赋予文本新的生命。在书写苏轼《赤壁赋》时,他用跌宕起伏的 线条表现"大江东去"的豪迈 ;在创作李清照词作时,则以细腻婉 转的笔触传达"寻寻觅觅"的忧伤。这种"文墨相生"的创作理念, 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美,达到了"技进乎道"的境界。尤 为难得的是,卓广春将政教专业培养的哲学思维融入艺术实践, 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学者型书 家"的独特气质。

在艺术传播与文化交流领域,卓广春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他多次参与两岸书法 交流活动,用笔墨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作为多个国际艺术组织 的成员,他积极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在全球化语境下,卓广 春始终保持着文化自觉与自信,他的国际交流不是简单的艺术输 出,而是致力于构建跨文化对话的平等平台。通过比较书法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异同,他深入浅出地向国际观众阐释中国书法 的美学特质,这种文化使者的角色,使他的艺术影响力超越了专 业领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卓广春所获的"中国兰亭 ·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人民艺 术大家"等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传统 艺术当代价值的重新确认。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手写文 化日渐式微,卓广春却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坚守证明:毛笔书写 依然能够表达当代人的情感与思考。他的实践启示我们,传统艺 术的当代转型不是对潮流的简单迎合,而是要在把握本质规律的 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发展。正如他所说:"书法要随时代,但不能被 时代淹没。"

回望卓广春的艺术人生,从江苏徐州到国际舞台,从传统临 习到个性创造,这位八旬老人用笔墨书写了一段文化传奇。他的 作品既是对书法本体的探索,也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诠释。 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卓广春的书法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可能性:只有深入传统的堂奥,才能真正实现现代的突围;只有保 持文化的定力,才能在变革的时代中守住艺术的本真。这或许就 是卓广春书法艺术给予当代文化生态最宝贵的启示。

在艺术追求日益浮躁的当下,卓广春依然保持着"晨起临池" 的习惯,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正是中国书法"人书俱老"理想的 最好写照。他的艺术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高度不在于奖项 与头衔的累积,而在于对文化传统的敬畏之心与创新勇气。卓广春的墨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成为记录时代精神的文化 符号,这正是一位艺术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著名书画评论家薛永年

2025 年 3 月 28 日

薛永年,央视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 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中国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中国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E_mail:1447260813@qq.com

©2005-2020 art-cn.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